在陜西公路設計領域,提到山區(qū)高速不提勉寧公路,就繞不過這道彎;提到沙漠高速不提榆蒙公路,也繞不過這道彎,早在中國第一條沙漠高速榆靖公路通車前一年,榆林至陜蒙界的沙漠高速公路就已建成半幅通車。這兩條享有盛名的高速公路,正是由西安公路研究院道路研究所承擔設計的。
省廳在2007年質(zhì)量工作要點中提出:今后每條高速公路項目路面施工階段都必須引入第三方路面技術咨詢單位,從2007年至今,全省大部分高速公路的路面技術咨詢都由西安公路研究院道路研究所完成。
設計與科研優(yōu)勢集于一身是這個研究所最大的特點,話分兩頭,分開來表。
實力是怎樣煅造的?
公路市場上多年摸爬滾打讓一個曾經(jīng)的純科研單位象涂抹了萬金油一般,幾乎無所不能,道路所涉足項目建議書、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大中修設計、實驗檢測、專項科研,技術咨詢以及近年興起的項目運營后評價……幾乎與除施工以外所有公路建設領域“有染”,市場開拓之努力可見一斑,公路研究院承擔的重要勘察設計項目幾乎都有道路研究所參與。一個科研單位如何與專業(yè)設計單位在公路設計領域贏得一搏,道路所看到了自己的優(yōu)勢,并將其發(fā)揮到最大程度,所長韓君良說:“我們所最大的特點是人才一專多能,僅有20來人,專業(yè)分工不細,卻意外地造就了人才的多能,許多人都有監(jiān)理、設計、檢測等豐富的工作實踐經(jīng)驗。另外,因為我們是非專業(yè)的設計單位,接到任何項目都不敢掉以輕心,認真使我們贏得了工作的質(zhì)量。”就拿韓君良本人來說,有了長安大學的書本理論,干過5年的監(jiān)理,在最初的勘察設計中搞路基設計,在亭口二級公路對小橋涵設計入了門,在勉寧高速成熟了小橋涵設計。道路所的副所長王曉琴是一位文靜的女性,卻是路基、路面、防護工程樣樣能來,是個地地道道的公路通。黃建云是所里的老同志,他的經(jīng)驗更豐富了,曾經(jīng)在市政公司搞過城市道路項目管理和設計。李文瑛,道路所主任工程師,去年309國道略陽生命線的震后重建工程,讓省廳認識了這位以艱苦卓絕的毅力在十幾天做完外業(yè)調(diào)查的小女子……道路所的各員大將都是這樣煅煉出來的。我省交通系統(tǒng)許多專家都是從這個“搖籃”中“搖”出來的高級人才,如廳建設處副處長伍石生、陜西交通建設集團副總經(jīng)理范建華、西安公路研究院總工張惠山、交通科技帶頭人韓瑞民和公路檢測專家梁武星……
合(陽)鳳(翔)線鳳翔至旬邑段高速公路工可研現(xiàn)場,省交通技術咨詢公司董事長焦方群帶領眾多專家站在黃土高原的深溝大壑邊上,展開道路研究所繪制的路線方案圖,問道:“我們站在什么地方?”道路所項目負責人韓君良所長立即準確地用一支鉛筆尖指出在圖上點位,沿途許多查看點都象這樣立即在路線圖上找到對應位置,設計者工作細致精準的程度令在場專家由衷贊嘆,焦方群董事長說:“這條路的設計精細程度很高”。無獨有偶,在寶(雞)至平(涼)高速設計中,道路所認真細致的工作得到業(yè)主寶漢公司的好評。主抓寶平項目的院黨委書記胡興民對道路所的認真工作有一個總結:“這個所能夠干得又好又快的關鍵是抓了四個提前、三個同步和三個一樣,提前抽人組建機構、提前進入工地外業(yè)調(diào)查、提前優(yōu)化設計方案、提前征求專家省廳和地方政府意見;多方案匯報與多點勘察同步、設計過程與總工辦審核同步、總體設計與環(huán)保和諧、運營安全同步;晝夜一樣愛加班、晴雨一樣都外出、內(nèi)外一樣講認真?!?
“小”部門搞起“大”科研
科研,是西安公路研究院所有部門能立足市場的一個不得不說的話題,任憑東南西北風,重科研的傳統(tǒng)在公路研究院星火相傳、代代比肩。道路研究所亦如此,在搞好生產(chǎn)任務的同時,積極開展科研,并將新技術、新理念應用到生產(chǎn)中。
泡沫瀝青再生技術對舊筑路材料再生利用具有重要價值。該技術的突出優(yōu)點是碾壓成型后可立即開放交通,大大減少路面結構中橫向收縮裂縫的產(chǎn)生,道路所率先在西閻高速路面大修中采用該技術,目前在西戶、西寶、西潼等高速大修項目中都有應用,得到業(yè)主及社會好評。水泥就地冷再生也是一項節(jié)能環(huán)保新技術,節(jié)約環(huán)保、縮短工期且不破壞沿線附屬設施,目前陜西每個市的國省干線大修工程都在使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技術(白變黑)被省公路局列為新技術推廣項目,徹底解決了因水穩(wěn)基層反射裂縫導致路面損壞的難題,并解決了大修中大量廢渣清運、棄方以及重新采備砂石料的環(huán)保和經(jīng)濟難題,省道309漢中段路面大修工程采用此技術達到較好效果。溫拌瀝青混合料是一種高節(jié)能低排放環(huán)保型材料,小康高速嘗試在低溫施工段落引進這項新技術,使路面施工期得到延長,有利于加快建設的形勢。
在全省各條高速公路建設現(xiàn)場,都會看到道路研究所一位戴眼睛的年輕小伙子郭平,這個80后小伙道路工程博士即將畢業(yè),也是道路所的副所長,全院最年輕的中層之一,目前負責我省幾條高速公路路面技術咨詢。數(shù)年前,在西安公路研究所,記者見到這個年輕人時,他還是一名道路工程碩士,正在所試驗室潛心研究路面添加新材料——白色纖維,他熱情地為記者打開個人資料庫,那是國內(nèi)外最先進的路面技術大全,令人大開眼界。如今,經(jīng)過幾年的積累和不懈的實踐,資料庫和試驗室里的研究成果已經(jīng)在我省大部分高速公路中兌現(xiàn)。如果說,數(shù)年前記者對郭平的印象是一個如饑似渴的研究者,那么現(xiàn)在的印象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實干家。他確實很忙,好幾次回到西安辦完事都來不及回家一趟看望5個月大的孩子,又趕赴工地。
隱私聲明 | 在線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繁體
電話:029-87827253 傳真:029-87897866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六路60號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六路60號
西安公路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陜ICP備:09003792號 陜公網(wǎng)安備 61019002002446號